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三十而立,超音波醫學會三十週年感言

三十而立──盼穩定中續求成長

謝豐舟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成立於1984年6月17日,時至今年,恰滿30週年,所謂三十而立,超音波醫學會如今也到了而立之年,正是應該緬懷過去、思考現在、展望未來的階段了!

民國60年代,尤其是66、67年間,超音波的使用已經從婦產科普及到各臨床科別,也從大醫院往基層診所全面性地發展,當然超音波的應用對於疾病診斷非常有幫助,不過,當時各大醫學院並未開設超音波的應用課程,所以即使超音波設備日漸普及,但如何正確使用卻成了大問題!

超音波設備與X光設備不同,不可能讓患者固定一個姿勢、機器自動地完成檢查的工作,它需要透過人工操作掃描器,才能獲得適當的畫面,因此關於設備使用的訓練是必要的,否則就不能得到正確的切面,當然就更能得到正確的檢查結果,所以操作者的訓練非常重要!但因為無論是學校課程裡或住院醫師的訓練中都沒有這門課程,所以在推廣超音波的同時,訓練醫師們如何使用超音波設備就是學會非做不可的工作。

藉學會力量來推廣及深化超音波的使用

1981年,我與陳皙堯教授一起到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美國超音波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IUM)的年會,年會中我們觀摩到非常完整的超音波教育訓練課程,當下就覺得我們也應該仿照此一模式,亦即透過學會組織來推廣超音波教學,所以回國後便立即著手籌備。

時值戒嚴時代,要成立一個學會實在不容易,我們花了好大功夫才取得學會的籌備許可。我們深切體認成立學會的目的在於透過教育推廣超音波的正確使用,因此不僅婦產科醫師,所有相關科別,如心臟科、腸胃科、泌尿科⋯⋯等科別的醫師都應該是學會的成員,而且不限於台大醫院,國內各大醫院都應請他們來參與。

由於陳教授無論是其學術地位或做人做事都備受推崇,所以當時便由他出面招開學會,籌備過程非常順利,在陳教授的熱情邀請下,各醫院、各科別的領導人物都非常幫忙,譬如當時擔任榮總醫院心臟科的姜必寧主任就竭力促成此事。

在第一次的籌備會議之後,學會的成立總算稍有眉目,不過成立一個學會必然需要經費與人力。為了順利推展籌備業務,我自掏腰包聘請了陳輔親秘書幫忙處理籌備事宜,我則與陳教授四處募款,終於籌得60萬的籌備基金。

1984年6月17日,假台大的第七講堂,正式成立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由陳皙堯教授擔任首屆的理事長、由我擔任總幹事,理監事則涵蓋各大醫學中心、各科別的醫師,整體氣氛非常和諧,會址就設在台大醫院婦產科的辦公室。

學會的成長非常快速,陳皙堯教授擔任了兩屆、六年的理事長之後,認為有必要擴大大家的參與,於是學會變更選舉規定,之後每兩年改選一次理事長,並且不得連任,此舉確實讓大家更踴躍參與學會事務。但是人多了,人事問題自然也就增加了,有些紛爭難免產生,因此當我擔任理事長時,經過多方考量之後,便與台大景福館簽立長期租約,將學會會址固定在景福館,一方面是為了穩定學會的會務與人事,另一方面景福館靠近台北車站,交通便利,也方便會員們出入。

學會宗旨就是「教育、教育、教育」

如前所言,超音波設備的使用非常重要,成立學會的目的就是要做好這方面的教育,坦白說,我們希望將學會打造為「超音波教育」的訓練補習班,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將超音波的原理、使用方法、常見病例等傳授給醫師們。

基於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而且有足夠的經費才能邀請優秀的講師開課,所以學會開辦基礎講習課程(basic training course),每位參加醫師都需繳交學費,原則上,學費的二分之一用作講師的授課費用,剩下的二分之一則用作為學會經費,以確保學會能夠長期運作。這種方式在當時算是較少見的做法,彼時的學會課程通常都是免費的,但沒想到反應出乎預期的好,一方面學會發揮了功能,另一方面也確實提升了超音波的使用水準。之後,學會進一步規定醫師們必須參加一次這類基礎課程後,才能成為學會的正式會員。

透過這種方式推展學會業務,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的會員人數從開始時的五、六百人一路快速成長,且之後持續因應各科需要開設各種訓練課程,所以很快地,相關各科使用超音波的水準都有明顯提升。此時,學會意識到光靠課堂講課是不足的,還需要實際的操作才能落實整體訓練,所以學會主動協調教學醫院提供實習課程,讓每個上過基礎課程的醫師都能至就近的指定醫院進行不限時的十二次見習。透過這種方式,醫師不僅可以獲得更實際的經驗,其次,見習的醫師若在自己的醫療院所遇到無法處理的特殊案例也可以轉介到見習的教學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此一來,病人可以得到適當的診斷,醫師也能有所進步。更理想的是,透過這樣的互動,無論是見習醫師或教學醫院彼此都能成長,對於超音波檢查及病患的診療裨益良多。

加入國際學會,與世界接軌

「加入世界性組織,拓展國際地位」是學會成立之初就已經鎖定的重要發展目標,因此,1984年,成立學會之後,創會者如陳教授等便積極地推動加入相關的世界組織,而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超音波相關組織就是「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The World Federation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WFUMB)。但是60年代的台灣處境艱難,一方面剛退出聯合國組織,國際地位尷尬,再者中國處處掣肘,種種的政治因素讓我們加入國際學會一途上屢遭攔阻。
學會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時,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在澳洲雪梨歌劇院舉辦,當時陳教授帶領了國內四、五十位的超音波學會成員千里迢迢遠赴澳洲,準備參加會議。此時,各大洲尚未成立各州際的的學會,全球唯一且最具地位的超音波學會組織即有「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若能加入,不僅對於國內推動超音波的技術大有幫助,更有助於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與國際接軌。
這場會議的參加者眾多,台自世界各地,場面非常壯觀,可惜的是,我們辛辛苦苦飛到澳洲卻不得其門而入。固然政治因素的影響是有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正面臨組織上的變動,他們希望世界各大洲先各自成立超音波醫學會後再以各洲際的名義參加世界性的超音波醫學會,但是這時的亞洲根本沒有超音波醫學會存在,所以必得先成立亞洲區的學會組織。

不可諱言地,這個時候的日本是亞洲地區國力最強盛的國家,要成立亞洲區的超音波學會,必然由其主導,雖然放眼整個亞洲,日本以外也就只有台灣的超音波學有具有一定的規模與力量,不過中國的影響,還是讓部分日方人士對於台灣的加入頗有意見,因此當「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FSUMB)在????年成立時,台灣未能成為原始會員國,而是在創會的第二年才循著奧運模式,以「Chinese Taipei」的名義加入,同時中國方面則以「China」的名義加入。未能以國名參加國際學會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如前所述,各大洲的醫學會之上就是「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所以加入亞洲區的學會後,1991年時,我們也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世界的超音波組織,當然這中間還是備受中國方面的阻擾,不過,由於每年各大洲的超音波醫學會都必須繳交部分會員費用給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而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中,以日本的會員數最多,其次便是台灣,所以台灣繳交給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的會費相當可觀,加之,我們努力爭取日方的支持,自然也就不再被輕視或輕易被撼動。之後,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的理監事也都有台灣人出任,陳教授甚至還擔任過世界超音波醫學會的副理事長,可見我們的實力之堅強。

但為了更有效穩固台灣在這些國際學會中的地位,學會不僅主動出擊,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甚至努力爭取國際會議的主辦權,如1998年主辦「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第五屆國際學術會議」,以及未來也將主辦世界醫用及生物超音波聯盟的2017年世界大會。

除了積極參與國際會議外,我們也主動出資為亞洲的學會發行會刊,將既有的學會會刊──《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Ultrasound, JMU)改為英文版,廣邀國際專家學者投稿,並委由國際專業的出版商Elsevier編輯及印製,作為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的會刊全球發行。這是一項費心費錢但不得不做的工作,這項決定不僅大大提升了台灣超音波學會的曝光率與國際地位。至此,台灣總算在這些世界組織裡佔有了一席之地。

學會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會其實就跟公司一樣,原地踏步、不進則退,若要成長則必須開發可為學會帶來收益的新項目。所以,學會從成立開始即陸續開發了不少新課程,譬如骨骼超音波訓練課程,這是超音波檢查的新領域,舉凡骨科、復健科、家醫科都有學習的需要;近年來,台灣地區因為乳癌病例增加,所以乳房超音波的課程頗受歡迎;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更推出頭頸部超音波訓練課程,鼓勵耳鼻喉科醫師使用超音波,透過超音波設備就能對頭頸部進行病理切片,增加醫療上的便利,在頭頸部方面的使用,台灣的推廣可謂獨步世界。

此外,早在1981年,我與陳教授到拉斯維加斯參加美國超音波醫學會時即發現有寵物專用超音波的課程及訓練,雖然台灣也有動物用超音波檢查,但始終侷限於家畜之類,隨著寵物豢養風氣的興起與超音波儀器的進步,學會目前也開設了寵物超音波的訓練課程,這是台灣有史以來首度出現了動物超音波,課程一開就有三百名獸醫及相關的動物人員報名參加。
超音波檢查接下來的發展將應用到小鼠之類的實驗動物專用超音波訓練,透過對實驗動物的超音波檢查,可以了解其即時(realtime)的狀況,對於生醫的發展大有所助益。

學會一路走來,因應社會需求,不斷地開設各種新課程,這是讓學會不至於停頓、老化的重要因素,但往後如何繼續前進,目前超音波醫學從快速成長階段已邁入穩定的階段,時至今日,超音波技術的發展已臻非常成熟,雖然超音波有其被需要性,一時間也難有爆發性的突破,而更新穎、更頂尖的醫學技術或組織則不時竄出,感覺上,超音波學會的存在好像已不再如成立之初的耀眼。

縱然如此,超音波的應用依然十分重要,也有其必要性,繼續強化超音波在各方面醫療與臨床上的應用與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升應用、如何與現代網路結合,以及學會本身如何在穩定中持續成長,進一步提供醫學界所需的超音波教育是學會領導者往後要努力的目標。未來除了繼續「固盤」──穩固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地位外,勢必也要開展更多應用項目,同時拓展廣度與深度,讓這股活水不間斷。





從我的 iPad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